一 | 二 | 三 | 四 | 五 | 六 | |
時間 | 週五黎明前 | 週五黎明前 | 週五黎明後 | 週五黎明後 | 週五早上 | 週五早上 |
地點 | 亞那(該亞法的岳父)的住宅 | 大祭司該亞法的府邸 | 公會會議廳 | 彼拉多總督府 | 希律在耶路撒冷的總部 | 彼拉多總督府 |
福音書合參單元 | 單元332 | 單元332 | 單元334 | 單元336 | 單元337 | 單元339-340 |
大祭司審問耶穌 (彼得首次不認主) | 大祭司審問耶穌 (彼得首次不認主) | 耶穌被押交彼拉多 | 彼拉多判耶穌釘十字架 | 希律王藐視耶穌 | 釋放耶穌或巴拉巴!「看,這個人!」 | |
聖經經文 | 太 26:57-68; | 太 27:1; | 太 27:2,11-14; | 太 27:15-26; | ||
可 14:53-65; | 可 15:1a; | 可 15:1b-5; | 可 15:6-15; | |||
路 22:54 | 路 22:66-71 | 路 23:1-5; | 路 23:6-12 | 路 23:13-25; | ||
約 18:13-24 | 約 18:28-38 | 約 18:39-19:16 | ||||
召集人 | 猶太當局 | 猶太當局 | 猶太當局 | 羅馬當局 | 羅馬當局 | 羅馬當局 |
負責審訊的人物 | 亞那,前任大祭司 | 該亞法, 祭司長 | 民間的眾長老、祭司長和文士 | 羅馬總督彼拉多 | 希律安提帕,加利利分封的王 | 羅馬總督彼拉多 |
審訊及盤問 | 耶穌的門徒和他的教導 | 三天拆毀和重建聖殿 | 自稱是「彌賽亞」 | 禁止納稅及自稱為王 | 擁有行奇蹟的能力 | 耶穌究竟是從哪裏來? |
耶穌的辯護 | 耶穌過去一直是公開地教導 | 耶穌起初默不作聲,之後承認他是基督。 | 耶穌同意自己是神的兒子 | 承認他是猶太人的王,然後沉默 | 沉默 | 沉默 |
法院的回應 | 旁邊的一個警衛打了他一巴掌 | 說他是該死的。吐唾沫在他臉上、用拳頭打他.也有用手掌打他 | 耶穌同意自己是神的兒子變為有罪的證據 | 查不出有甚麼罪名 | 藐視﹐戲弄﹐給被上華麗的衣服 | 查不出有甚麼罪名,但被鞭打和戴上荊棘冠冕,又給穿上紫色的袍子 |
其他特點 | 彼得和其他門徒在場 | 彼得在場 | 全議會正式預早判決 | 耶穌的國度不屬這世界 | 祭司長和文士、極力的控告 | 祭司長和長老挑唆民眾,彼拉多討好群眾 |
結果 | 亞那又把耶穌解送到大祭司該亞法那裏 | 被收押等待第3輪審判 | 轉交羅馬當局第4輪審判 | 提到希律安提帕進行第5輪審判 | 發還彼拉多進行第6輪審判 | 耶穌被交去釘十字架 |